在做系统时经常会吐槽,产品的需求为什么是这样,这个操作为什么要这样设计…而产品又经常会被业务带偏从而忽略了可用性设计的基本原则,最后导致自己的方案被挑战而说不出理由。
所以当产品设计拿捏不准的时候,就可以看一看尼尔森的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十大可用性原则。
一、状态可见原则
让用户知道系统正在做什么或做过了什么。
用户在网页的操作,不论单击、滚动还是按下键盘,都应适时给出相应的反馈。
“即时”是指页面响应时间小于用户能忍受的等待时间。
二、环境贴切原则(匹配系统与真实世界)
产品信息要遵循现实世界的惯例,让信息符合自然思考逻辑
网页的表现和表述,贴近用户环境(年龄、学历、文化、时代背景),不使用第二世界语言。
《iPhone人机交互指南》里提到隐喻与拟物化是很好的实践。此外,使用易懂和约定俗成的表达。
三、撤销重做原则(用户的控制性和自由度)
用户在使用产品中可以自由进退,当陷入麻烦时要给用户提供离开的出口
在网页上的体现是为了避免用户的误用和误击,页面应提供撤销和重做功能。
四、一致性原则
遵循平台惯例,保证功能、操作、样式、布局、提示信息的一致性。
不要让用户在使用时发现不符合产品规范的地方。
用户不用怀疑语言或情景,也不用怀疑不同的操作结果相同。
遵循平台的惯例也就是:同一用语、功能、操作并保持一致。
五、防错原则
比出现错误信息提示更好的是用心设计来防止这类问题发生。
在用户选择动作发生之前,防止用户混淆或者错误选择。
对于网页来说:通过网页的设计、重组或特别安排,防止用户出错。
六、易取原则
减少用户对操作目标的记忆负荷,动作和选项都是可见的。
用户不必记住一个页面到另一个页面的信息。
系统的使用说明应该是可见的或者是容易获取的。
减少用户回忆负担,把需要记忆的内容摆上台面。
七、灵活高效原则(使用的灵活高效)
系统可以满足有经验和无经验的用户,允许用户进行频繁的操作。
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够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完成相关任务或动作。
中级用户数量远高于初级和高级用户。为多数用户设计,不低估轻视,保持灵活高效。
八、易扫原则(审美和简约的设计)
对话中不包含无关紧要的信息。
段落中每增加一个单位信息,意味着要减少弱化另一些信息。
在产品的设计或相关界面中,相关信息一目了然不要复杂繁琐。
架构简单、界面简洁、突出重要内容去掉或弱化干扰和不相关的内容。
互联网用户浏览网页的动作不是读,不是看,而是扫。
易扫,意味着突出重点,弱化和剔除无关信息。
九、容错原则
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,将用户损失降到最低。
如果无法自动挽回,则提供详尽的说明和指导方向,而非代码,比如404。
十、人性化帮助原则
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帮助文档,文档要包含各种情况和信息,全面、简单、用词本地化。
帮助性提示最好的方式是:1、无需提示;2、一次性提示;3、常驻提示;4;帮助文档。